English

《海外英语》创刊记(图)

2000-07-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刘桂霞 张楚武 何迅文 我有话说

2000年6月,在经过精心的酝酿和漫长的等待之后,由安徽科技出版社主办的《海外英语》终于正式面世,向一年多来关心、爱护她的读者展现出迷人的风姿。回想起过去那一个个的日子,不禁感慨万千。

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增长,人们学习外语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因此,早在90年代初,我们就发现,在中国广大的书刊市场上,还没有一本以介绍国外时事等内容为主的英文杂志,已有的几本虽各具特色,但是远远满足不了广大英语爱好者阅读英文原版报刊文章的需要,满足不了他们掌握和接触地道而且最新的英语语言的需要。因此我们当时就决定创办这样一份杂志以满足广大英语爱好者的需要。但是事与愿违,由于种种原因,创刊的工作未能如愿进行,不得不搁了下来。这一拖就是8年。8年来,这个念头在我们脑中挥之不去。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1999年。此时,我们的人员增多,人员构成也趋向合理。创办《海外英语》——这一在我们脑中萦绕了8年的念头,终于进入了实施阶段。但是,此时的市场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外语类的杂志和报纸及有声英语读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外语期刊市场几乎已被分割完毕,激烈的竞争下,留给我们生存的空间已经非常狭小。于是,如何确定办刊方向?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为《海外英语》度身定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在杂志创办的筹备阶段,原本是想以转载美国VOA和英国BBC节目的文字材料为主要内容,一来是因为它们的文章都比较简单,适于广大中国学生阅读;二来是因为这两者在中国学生中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对杂志未来的销路有着一定的保障。但是结合当前各类英语期刊的内容来看,这一定位思想过于片面,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于是,我们果断采取了拓宽文章来源渠道,增加栏目设置的构想。事后证明,这一编辑思路上的转变是成功的。杂志发展的方向定下以后,紧接着就是如何进行栏目设置及其文章的选择。最重要的是符合英语学习和爱好者的兴趣,这对杂志的成长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为了了解读者需求,我们选择了4所不同类型的大专院校,从非英语专业的文科、理科、综合性大学、成人教育以及外语专业方面进行全方位细致而周到的问卷调查。不仅如此,我们还同一些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举行了座谈,从他们那儿得到了许多可贵的启发。历时一个月的问卷调查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对帮助我们进行栏目设置,如何进行文章的挑选起了莫大的裨益作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使我们结识了许多好的作者和译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初期稿源不足的状况。

1999年3月,经过精心编排,《海外英语》的第一本试刊号正式面世。由于是初次出版,谨慎考虑,仅仅印了5000册,随刊我们还印发了“评刊表”,以征求更多更好的意见。读者反响如何?他们喜不喜欢这种风格?他们对书中内容怎么评价?

出版后的整整一个星期,我们都在不安中等待。很快,读者的反馈纷至沓来。看到这些信件,我们在激动之余又有些不安,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能得到读者的认可。但是读完那一份份热情洋溢的信件之后,我们不由得为读者对杂志的关心和爱护而感动。上海财经大学的孙艳在信中写道,“贵刊信息量大,配图好、阅读更为轻松,给了读者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近千封的读者来信让我们有了一些欣慰,但是更让我们感到一种动力,一种责任感,一种自信心,一种压力。同时更多的读者对杂志未来的办刊方向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给了我们莫大帮助。

良好的设计,精美的文章,使《海外英语》在短期内即具有了良好的声誉,首印的5000册很快便销售一空。1999年10月,试刊的第二期出版,印数翻了一翻,仍然是供不应求。

有了这两期的经验,正式创办《海外英语》的条件业已成熟。进入2000年,我们便积极筹备。首先,在选材上我们根据广大读者的要求,拓宽了文章的来源渠道,缩小了VOA的比重,更加注重文章体裁的重要性、现实性、时效性和趣味性;其次,在表现形式上对于较难的科技文章和精彩的故事进行全文翻译以利于不同英语水平的读者阅读;最后,对一些重要栏目,我们特地邀请了国内著名学府的外语界知名人士担任栏目主持,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系方宜庆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冯庆华教授等。这一系列的变革与整合使《海外英语》有了一个全新的变化。

2000年6月,《海外英语》终于成功创刊。很快,读者的信息便反馈回来。短短一周的时间,我们就收到了来自全国16个省和4个直辖市读者的来信。他们纷纷来信来电对刊物的创办表示祝贺。来自天津的范诠朋友在信中说:“……我觉得此刊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可读性强,回到家细细品味,……是我目前在天津看到的最适合我读,最好的一本书……”来自广东韶关大学外语系的江会良朋友说:“……在众多的英语刊物中,《海外英语》又是一个崭新的面貌,读者又多了一份食物,我很喜欢这本书……”

读者朋友的热心帮助和关心鼓励与我们相伴,度过了这一年的困难时光。我们常常为无法对每一封来信都予以回复而感到遗憾和歉意。但是在我们心中,读者的需求永远是占第一位的。

经历了一年的沟沟坎坎,《海外英语》最终得以创刊,回望过去,我们对种种困难莞尔一笑;遥望未来,我们充满自信,因为我们有着这么多热心读者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相信,未来是艰苦的,但也是光明的。我们也相信,纵有风雨,我们终能看见彩虹!

(《海外英语》安徽科技出版社主办邮发代号26-166)2000年6月,在经过精心的酝酿和漫长的等待之后,由安徽科技出版社主办的《海外英语》终于正式面世,向一年多来关心、爱护她的读者展现出迷人的风姿。回想起过去那一个个的日子,不禁感慨万千。

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增长,人们学习外语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因此,早在90年代初,我们就发现,在中国广大的书刊市场上,还没有一本以介绍国外时事等内容为主的英文杂志,已有的几本虽各具特色,但是远远满足不了广大英语爱好者阅读英文原版报刊文章的需要,满足不了他们掌握和接触地道而且最新的英语语言的需要。因此我们当时就决定创办这样一份杂志以满足广大英语爱好者的需要。但是事与愿违,由于种种原因,创刊的工作未能如愿进行,不得不搁了下来。这一拖就是8年。8年来,这个念头在我们脑中挥之不去。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1999年。此时,我们的人员增多,人员构成也趋向合理。创办《海外英语》———这一在我们脑中萦绕了8年的念头,终于进入了实施阶段。但是,此时的市场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外语类的杂志和报纸及有声英语读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外语期刊市场几乎已被分割完毕,激烈的竞争下,留给我们生存的空间已经非常狭小。于是,如何确定办刊方向?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为《海外英语》度身定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在杂志创办的筹备阶段,原本是想以转载美国VOA和英国BBC节目的文字材料为主要内容,一来是因为它们的文章都比较简单,适于广大中国学生阅读;二来是因为这两者在中国学生中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对杂志未来的销路有着一定的保障。但是结合当前各类英语期刊的内容来看,这一定位思想过于片面,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于是,我们果断采取了拓宽文章来源渠道,增加栏目设置的构想。事后证明,这一编辑思路上的转变是成功的。杂志发展的方向定下以后,紧接着就是如何进行栏目设置及其文章的选择。最重要的是符合英语学习和爱好者的兴趣,这对杂志的成长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为了了解读者需求,我们选择了4所不同类型的大专院校,从非英语专业的文科、理科、综合性大学、成人教育以及外语专业方面进行全方位细致而周到的问卷调查。不仅如此,我们还同一些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举行了座谈,从他们那儿得到了许多可贵的启发。历时一个月的问卷调查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对帮助我们进行栏目设置,如何进行文章的挑选起了莫大的裨益作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使我们结识了许多好的作者和译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初期稿源不足的状况。

1999年3月,经过精心编排,《海外英语》的第一本试刊号正式面世。由于是初次出版,谨慎考虑,仅仅印了5000册,随刊我们还印发了“评刊表”,以征求更多更好的意见。读者反响如何?他们喜不喜欢这种风格?他们对书中内容怎么评价?

出版后的整整一个星期,我们都在不安中等待。很快,读者的反馈纷至沓来。看到这些信件,我们在激动之余又有些不安,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能得到读者的认可。但是读完那一份份热情洋溢的信件之后,我们不由得为读者对杂志的关心和爱护而感动。上海财经大学的孙艳在信中写道,“贵刊信息量大,配图好、阅读更为轻松,给了读者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近千封的读者来信让我们有了一些欣慰,但是更让我们感到一种动力,一种责任感,一种自信心,一种压力。同时更多的读者对杂志未来的办刊方向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给了我们莫大帮助。

良好的设计,精美的文章,使《海外英语》在短期内即具有了良好的声誉,首印的5000册很快便销售一空。1999年10月,试刊的第二期出版,印数翻了一翻,仍然是供不应求。

有了这两期的经验,正式创办《海外英语》的条件业已成熟。进入2000年,我们便积极筹备。首先,在选材上我们根据广大读者的要求,拓宽了文章的来源渠道,缩小了VOA的比重,更加注重文章体裁的重要性、现实性、时效性和趣味性;其次,在表现形式上对于较难的科技文章和精彩的故事进行全文翻译以利于不同英语水平的读者阅读;最后,对一些重要栏目,我们特地邀请了国内著名学府的外语界知名人士担任栏目主持,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系方宜庆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冯庆华教授等。这一系列的变革与整合使《海外英语》有了一个全新的变化。

2000年6月,《海外英语》终于成功创刊。很快,读者的信息便反馈回来。短短一周的时间,我们就收到了来自全国16个省和4个直辖市读者的来信。他们纷纷来信来电对刊物的创办表示祝贺。来自天津的范诠朋友在信中说:“……我觉得此刊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可读性强,回到家细细品味,……是我目前在天津看到的最适合我读,最好的一本书……”来自广东韶关大学外语系的江会良朋友说:“……在众多的英语刊物中,《海外英语》又是一个崭新的面貌,读者又多了一份食物,我很喜欢这本书……”

读者朋友的热心帮助和关心鼓励与我们相伴,度过了这一年的困难时光。我们常常为无法对每一封来信都予以回复而感到遗憾和歉意。但是在我们心中,读者的需求永远是占第一位的。

经历了一年的沟沟坎坎,《海外英语》最终得以创刊,回望过去,我们对种种困难莞尔一笑;遥望未来,我们充满自信,因为我们有着这么多热心读者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相信,未来是艰苦的,但也是光明的。我们也相信,纵有风雨,我们终能看见彩虹!

(《海外英语》安徽科技出版社主办邮发代号26-16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